服務熱線
010-57018965
齊白石的《和平萬年》、徐悲鴻的《在世界和平大會上聽到南京解放》、董希文的《千年土地翻了身》、李可染的《萬山紅遍層林盡染》、潘鶴的《艱苦歲月》、靳尚誼的《塔吉克新娘》、羅中立的《父親》、劉文西的《祖孫四代》……480余件精品力作,國內20余個重要美術館的經(jīng)典藏品,幾乎囊括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所有經(jīng)典之作。
2019年9月26日上午,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主辦,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、中國美術館承辦的“偉大歷程 壯麗畫卷——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美術作品展”在中國美術館開幕。
這是中國美術館前所未有的大展,首次調用中國美術館的全部展示空間,特別把戶外空間打造成展覽的雕塑展區(qū),并通過展覽設計形成內外相呼應的展覽格局。
參展作品涵蓋中國畫、油畫、版畫、雕塑、水彩水粉、年畫、宣傳畫等多個藝術種類,以中國美術館的館藏為主,同時匯集國內20余個重要美術館的經(jīng)典藏品。此外,展覽還重點遴選了一批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時期反映現(xiàn)實題材的作品,其中文化和旅游部組織實施的“國家主題性美術創(chuàng)作”剛剛完成的130余件現(xiàn)實題材新作,在本次展覽中首次集中展現(xiàn)。
這是向新中國70華誕的一份獻禮!展覽緊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,以生動豐富的視覺語言展現(xiàn)共和國70年波瀾壯闊的偉大歷程和輝煌成就,展示中國人民頑強拼搏的不懈斗志和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,同時也展示了新中國美術事業(yè)的巨大成就以及美術家愛黨愛國的情懷。
展覽現(xiàn)場
展覽分為一個序篇和四個篇章:第一篇章“浴血奮斗:人民解放之路”,通過一批經(jīng)典美術作品形象地展現(xiàn)從五四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歷史階段,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正確領導下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偉大斗爭歷程。時代需要為民族吶喊的藝術,銘刻民族歷史災難,這些飽含深情、激發(fā)斗志、鼓舞精神的作品,充分體現(xiàn)了蓄聚于人民、蓄聚于藝術家靈魂深處的巨大力量。
第二篇章“艱苦奮斗:國家建設之路”,主要展現(xiàn)美術作品中所呈現(xiàn)的新中國欣欣向榮的時代氣象和輝煌的建設成就。中國藝術家們深入生活,關注現(xiàn)實,以現(xiàn)實主義的創(chuàng)作手法,表現(xiàn)自豪、幸福的中國人民,表現(xiàn)改天換地的新中國建設景象。中國美術的創(chuàng)作主題呈現(xiàn)前所未有的寬廣性,超越了歷史上的任何時代。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俱佳的作品,不僅反映了中國社會的偉大變革和進步,更傳達了蓬勃向上的精神與力量。
第三篇章“團結奮斗:改革開放之路”,展示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,中國社會所經(jīng)歷的偉大變革和社會進步,謳歌新時期昂揚向上的時代精神。伴隨著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文化、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的改革開放,中國美術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進入了新的時期,美術家們創(chuàng)作了一大批反映時代變革的經(jīng)典美術作品,這些作品涌動著青春的氣息和生命的力量,飽含著藝術家真切的情懷與擔當,彰顯了他們關注現(xiàn)實生活、反映社會發(fā)展、表現(xiàn)時代精神的藝術取向。作品不僅展現(xiàn)了改革開放偉大事業(yè)的輝煌成就,而且展現(xiàn)了一個開放中國的勃勃生機,譜寫了一曲新時期美的華章。
第四篇章“偉大夢想:民族復興之路”,展示新時代以來,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新征程上,中國人民意氣風發(fā)的時代風采和祖國建設的輝煌成就。本篇章以一系列的優(yōu)秀作品表現(xiàn)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、社會生活的巨大變革、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。
展覽現(xiàn)場
展覽不僅表現(xiàn)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個不同歷史階段所取得的成就,更體現(xiàn)了廣大美術工作者,繼承傳統(tǒng),扎根生活、銳意探索的創(chuàng)新成果。相信此次展覽必將為進一步拓展新時代美術創(chuàng)作格局、激勵未來的創(chuàng)新與創(chuàng)造提供有益的啟示。
據(jù)悉,此次展覽將展出至11月2日。根據(jù)北京市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活動統(tǒng)一安排,中國美術館于9月28日至10月1日暫停對社會開放。
部分展品:
劉開渠 勝利渡江 雕塑 50.5cm×161.5cm×8.5cm 1949-1958年 中國美術館藏
《勝利渡長江解放全中國》這塊浮雕,表現(xiàn)的雖然是渡江的一瞬,但它的氣勢、場面、氛圍,都是勞苦大眾百年來反對侵略、反對壓迫的縮影,是民族之魂的形象再現(xiàn)。
唐勇力 新中國誕生 203cm×816cm 紙本水墨設色 2009 中國美術館藏
這件作品可以說與董希文的油畫《開國大典》異曲同工。作品發(fā)揮了工筆人物畫筆墨和色彩的優(yōu)長,融合了西畫的素描寫實造型,同時吸收了敦煌壁畫的裝飾元素,做舊的線條肌理與清新的色彩渲染表現(xiàn)了特定的時代氛圍。橫幅大畫面一字排開正面直立的人物群像,這種構圖雖然與一些歷史畫的構圖雷同,但用在這里恰好可以展示剛剛崛起的泱泱大國的氣度。
吳為山 馬克思 220cmx70cmx80cm 銅 2018
去年,一座高達5.5米的馬克思銅像,出現(xiàn)在了德國邊境城市特里爾——馬克思的故鄉(xiāng)。雕塑創(chuàng)作者吳為山,是中國美術館館長。他選擇了馬克思48歲至49歲的形象作為雕像呈現(xiàn)的樣貌,那時這位偉人正在撰寫《資本論》,他迎風向前行走,衣擺飄飄。此次展覽展出的是2.2米高的版本。
齊白石 和平萬年 69cm×33.5cm 紙本水墨設色 1952 中國美術館藏
這件作品是齊白石七十二歲時所作,題寫“和平萬年”的主題,與當年世界人民和平大會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的歷史顯現(xiàn)出關聯(lián)性——也是他作為一位老人,為民生祈福的最為樸素的美好祈愿。
方增先 粒粒皆辛苦 105cm×65.2cm 紙本水墨設色 1955 中國美術館藏
《粒粒皆辛苦》表現(xiàn)的是趕著滿載豐收稻谷的馬車的農(nóng)民拾麥穗時的專注神情,贊美中華民族豐收不忘勤儉、珍惜勞動成果的美德。
潘鶴 艱苦歲月 47×40×55㎝ 1957 中國美術館藏
《艱苦歲月》通過老戰(zhàn)士吹笛、小戰(zhàn)士偎依身旁傾聽的造型,體現(xiàn)出戰(zhàn)爭年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向往革命勝利的信念,手法自由,藝術形象生動自然感人,誠為50年代的經(jīng)典之作。
傅抱石 待細把江山圖畫 100×115cm 紙本水墨 1961 中國美術館藏
1960年9月15日,傅抱石等畫家一行十三人離開南京,歷時三個月,相繼走訪了河南、陜西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等六省十幾個大中城市,成為當時中國繪畫界一件極為轟動的大事,同時也將1950年以來中國畫寫生活動推向了一個歷史的高潮。回到南京以后,傅抱石反復推敲,數(shù)易其稿,終于完成《待細把江山圖畫》,真實再現(xiàn)了華山的險峻山姿的雄偉氣勢。
劉文西 祖孫四代 119×97.5cm 1962 中國美術館藏
《祖孫四代》以四代人的群像構圖,以他們雙腳融入泥土的造型,表現(xiàn)了農(nóng)民與土地的關系,并以四代人不同的經(jīng)歷、氣質、風采,展現(xiàn)出歲月滄桑和時代的變化。造型受茂陵古代雕塑氣勢的啟發(fā),筆墨也格外渾厚粗樸,使全畫具整體感和雕塑感。此為劉文西的成名作,也是其最具“黃土畫派”風格的代表作。
李可染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1963 69.5×45.5cm 中國美術館藏
《萬山紅遍層林盡染》是根據(jù)毛澤東詩詞《沁園春·長沙》所作。李可染從激越豪邁的詩里領略山水畫的境界。此畫是據(jù)“萬山紅遍,層林盡染”句意再造了一個藝術世界,在黑紅對比中寫南國深秋景色,帶有理想化的詩意色彩。
董希文 千年土地翻了身 布面油彩 66cm×115cm 1963 中國美術館藏
畫家曾說,“被犁頭鏟起的新土,閃閃發(fā)光,熟褐色的濕土,可可色的干土需經(jīng)形象加工,使它們散發(fā)出難以形容的芳香”。他曾先后三次入藏寫生和創(chuàng)作。《千年土地翻了身》是繼《春到西藏》之后的又一件精品。他以樸素的畫風和真摯的感情表現(xiàn)了西藏農(nóng)奴翻身作主人,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的喜悅心情。
孫滋溪 天安門前 155×285cm 布面油畫 1964 中國美術館藏
這件作品以進京游覽的人們在天安門前合影留念為契機,表達了生活幸福的人民對祖國無限熱愛的思想感情。這件油畫吸收了中國民間年畫的視覺因素,有意減弱了自然光的明暗關系,藍天白云襯托著以城墻和屋頂?shù)募t黃色為主的色調,營造了喜慶和充滿陽光感的氛圍。
關山月 綠色長城 紙本設色 143.2cm×252cm 1974 中國美術館藏
1973年,關山月回家鄉(xiāng)廣東陽江,此地處于南粵海濱,屬風沙帶,很難生長植物。在“綠化祖國”的號召下,海疆也發(fā)生了變化,風沙地植滿木麻黃樹。畫家覽物生情,藝術地再現(xiàn)了家鄉(xiāng)的變化:遠處的海面上煙波浩渺、帆船點點,近處的木麻黃樹迎風而立、搖曳多姿,遠樹如層波疊浪構成一道綠色的屏障,恰是一道“綠色長城”。此畫在藝術語言上,以色彩為宗,別具一格。
羅中立 父親 215cm×150cm 布面油彩 1980 中國美術館藏
一幅如同巨幅領袖像般尺寸的農(nóng)民頭像,以強烈的視覺效果和情感力量打動了中國人的心。這幅破天荒地展現(xiàn)一個農(nóng)民形象的作品,以其創(chuàng)造性的思維和深刻的內涵不僅震動了美術界,也波及于社會,并引起了一場關于形象的真實性和典型性、形式與審美的討論。
詹建俊 潮 布面油彩 177cm×196cm 1984 中國美術館藏
畫中一位頂天立地的青年農(nóng)民以威武雄壯的姿態(tài)立于天地間,舞動的外衣、矗立的鐵锨、周圍飛動起的風潮與主體人物的內心憧憬形成一種意向性的表述,暗示了一代中國人在的新時期充滿渴望的雄心壯志。
廣廷渤 鋼水?汗水 260cm×168cm 布面油彩 1981 中國美術館藏
一個端坐在爐前的工長,爐光映照出他寬厚的體魄以及微至眉宇、血脈的每一個細部,被汗水浸透的衣服以及仍在流淌的汗水。此作在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陳列中,時常與《父親》相鄰,亦相映成趣,耐人尋味,從不同側面體現(xiàn)著主流美術形態(tài)的新趨向。
靳尚誼 塔吉克新娘 60cm×50cm 布面油彩 1984 中國美術館藏
20世紀以來,對中國油畫產(chǎn)生主要影響的是19世紀法國繪畫和前蘇聯(lián)繪畫,到了1980年代,出于對單一的寫實主義風格的厭倦,同時為了追溯西方藝術的古典源頭,中國興起了新古代主義畫風,靳尚誼為領軍者。《塔吉克新娘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。
陳堅 二零一五年九月三日 196cm×148cm 紙本水彩 2016 中國美術館藏
藝術家以水彩的筆觸記錄了重要歷史節(jié)點,以對稱式構圖彰顯出天安門閱兵場面的莊嚴和盛大。
徐悲鴻 《在世界和平大會上聽到南京解放》 紙本設色 352x71cm 1949 徐悲鴻紀念館藏
作為第一個新中國派出的代表團成員,徐悲鴻在布拉格參加世界和平大會時傳來南京解放的消息,全場沸騰,為中國人民鼓掌歡呼。中國代表被舉到空中,場面感人至深,徐悲鴻當即構思了這幅巨作。
用中國水墨描繪如此人物眾多的真實場面,這是中國繪畫史上從未有過。徐悲鴻為此作了大量準備,為郭沫若、田漢、馬寅初、鄧初民、翦伯贊、丁玲、肖三、古元等作了數(shù)十幅肖像寫生。畫面上中外人物多達百余個,郭沫若等被外國友人舉在空中,中國代表們與表示祝賀者握手、擁抱,樓上的代表和底層的代表一起鼓掌。這幅巨作為中國文化界的志士仁人和外交事業(yè)的開端留下了精彩的寫照。
張靜 中國速度 中國畫 210×120cm 2018 中國美術館藏
彭漢欽 石榴花開 玻璃鋼 160×140×180cm 2019 國家主題性美術創(chuàng)作
曹巍 科技創(chuàng)業(yè)的年輕人 油畫 360×250cm 2019 國家主題性美術創(chuàng)作
許楊、廉南寧 遼寧號航母 油畫 216×490cm 2019 國家主題性美術創(chuàng)作
孫昌武 小康之家 油畫 200×400cm 2019 國家主題性美術創(chuàng)作
張蕊 使命行動 中國畫 230×400cm 2019 國家主題性美術創(chuàng)作
張姝 我們一起面對——援非抗擊埃博拉 油畫 160×280cm 2019 國家主題性美術創(chuàng)作
王樹山 轉場 玻璃鋼 780×425×70cm 2019 國家主題性美術創(chuàng)作
趙曉東 幸福的菜藍子 油畫 200×600cm 2019 國家主題性美術創(chuàng)作
沙永匯 天下飛梁 版畫 120×410cm 2019 國家主題性美術創(chuàng)作
孫凡博 遠航——中國自由貿(mào)易區(qū) 油畫 180×310cm(180×150cm×2) 2019 國家主題性美術創(chuàng)作
談強 勛章 雕塑 130×60×100cm 2019 國家主題性美術創(chuàng)作
于振平 陽光下的誓言 中國畫 448×320cm 2019 國家主題性美術創(chuàng)作
郎鉞 水舞歡歌 玻璃鋼 127×87×160cm 2019 國家主題性美術創(chuàng)作
王超 秀美家園、悠悠鄉(xiāng)思 版畫 240×540cm 2019 國家主題性美術創(chuàng)作
注:文章內容源自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管理刪除
掃一掃 加關注
Copyright ? 2019 北京嘉利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.備案號:京ICP備-19026694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