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務熱線
010-57018965
繪畫是我國藝術殿堂中影響廣泛,倍受人民青睞的一門藝術。中國畫近兩千年歷史,其所以受人喜歡和珍視。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每一個時期總有幾個頂級的國畫大師,以其洞幽入微的觀察力,超凡脫俗的秉性,細膩激揚的情愫,勇于創新的品格,在總結前人和自己的繪畫實踐基礎上,創造了一些繪畫的技法,從而推動了中國國畫的大發展,甚至大繁榮、大提升。在這方面國畫大家邱漢橋就做出了突出貢獻。
邱漢橋山水畫《芳草有情夕陽無語》
水、墨、宣紙、毛筆是中國國畫的基本元素,缺一不可。水是墨的源泉,墨是水的靈魂。無水來滋潤墨,則墨無法與宣紙有機結合,也就沒有國畫了,只有水而無墨,同樣不可能產生國畫。任何一個高明的畫家,不僅對水墨結合體有著深刻的認知,而且對水和墨這兩個不同的個體有著廣泛而深入的了解。水和墨這兩大繪畫的重要元素,各自有著不同的特點,不同的特征,不同的形態,不同的分子結果和化學反應機理,包括水溫的掌控、不同品質墨錠的特點等等,作為畫家都應該知曉一二。墨分五色,根據墨的深淺層次,可分為青墨、濃墨、淡墨、極淡墨和焦墨五墨,即焦墨(原墨)—濃墨—重墨—淡墨—青墨五層次。一般講繪畫中“濃破談”比較容易,“淡破濃”則有許多的講究。要綜合考慮生宣紙和熟宣紙不同特征,考慮水墨的不同品質和繪畫意向的需要來取舍。只有當畫家對其有了全面的把握,才有可能創造出精品的國畫。
邱漢橋山水畫《金湖灣情懷》
千百年來,許多畫家對水和墨的關系進行了反復的研究個實踐,掌握了水墨的不同特點和物性,根據繪畫意象的不同需要,創造了許多用墨的新技法:如淡墨法、濃墨法、惜墨法、積墨法、濕墨法、干墨法、破墨法、潑墨法等等,另外從質地來說,新墨和舊墨也有比較明顯的差別。新墨容易顯得濃淡、厚薄不均,舊墨存放時間久遠,其膠自然勻實,往往能顯示出一種古樸的色調。中國古人從漢唐時候就開始畫畫,常用水溶性比較好的原料,墨是最容易找到的東西,只用墨作畫叫做水墨畫。后來,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審美情趣的需求,一些畫家在用水墨作主色調的同時,配以朱砂(又稱丹砂)和青為輔助色彩。后人將其稱為“水墨丹青”了,這也是中國畫的基本稱謂。三國曹丕在《與孟達書》中寫到“故丹青畫其形容,良史載其功勛”,唐李白在《于闐采花》中寫道“丹青能令丑者妍,無鹽翻在深宮里”,這說明古人很早開始用丹青做色彩了。
水墨與宣紙的關系,好比太陽、月亮和地球的關系,沒有水墨就好比沒有太陽和月亮一樣,宣紙永遠只能是一張白紙一張。太陽讓地球陽光燦爛,光彩奪目,月亮讓地球溫馨神秘、妙不可言。水墨如同陰陽太極、晝夜交替、變幻莫測,既可日月同輝,也可陰晴圓缺,既能雄沉壯美,也能韻味雅致,既能高山流水,也能小橋人家。宣紙是水墨的絕佳載體,是水墨的知心朋友,是水墨的知心愛人。由于水墨具有特殊的靈性和韻味,當畫家把水墨與宣紙融合在一起的時候,就可能畫出一幅精品國畫,國畫大家邱漢橋就運用他創造的“水潤墨漲法”,結合他創造的“錘頭皴法”,創造了許多精品國畫。如《金湖灣》系列、《神山圣水》系列、《月光曲》系列等等。
邱漢橋山水畫《雨后蒼田》
畫家的思想、經歷、意念、追求、品味、功底和能力的不同,對水墨運用的效果也不同。國畫大師李苦禪先生曾在一個特殊的場合,把紙張揉成一個紙團,用紙團沾水墨畫了一棵生機勃勃的大樹,令人贊絕。也有些畫家急于成名,運用水墨的時候采取一種嘩眾取寵的方法。如有的畫家脫光衣服,用身體的不同部位沾水墨作畫,其意不在作畫,而在吸引人眼球。試問,這樣的畫作能有美感嗎?歷史只會留下有創造性,有正確的審美需求和追求,符合時代潮流的國畫精品,辛勤努力,樂于創造而又有責任感的畫家才會讓人敬佩。中國文化部等單位在“第十二屆全國美展評獎活動實施方案”中提出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:承擔“熔鑄中國氣派,塑造國家形象”的職責;要充分體現中國特色,體現核心價值觀念,體現實現建設美術中國,體現實現中國偉大復興之夢的自覺和自信;提倡思想性、藝術性、觀賞性的一致。體現出經典性、創新性、傳承性”的指導思想,對當今繪畫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。
國畫大家邱漢橋認真研究和傳承中國文化,弘揚民族精神,揮毫奮斗四十年,創造了“水潤墨漲法”這一新的國畫技法,水潤墨漲法是邱漢橋“北勢南氣 山水大成”繪畫體系的重要技法支撐,是他“忘我忘像”美學綱領的絕佳表現方法,是他繪畫“十八字法”的親密戰友和同盟軍。在他的畫中,“水潤墨漲法”氣韻涌動、陰陽契合、變幻多端。有時化虛為實,有時化實為虛,有時化虛為真,有時化無為有,意到筆到,墨隨意行,水墨互動,墨隨水漲。筆筆見靈氣,處處顯精彩,有一種音樂之美和詩韻之美。在他的畫中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嶄新的審美意念,都包含在水潤墨漲法之中,深藏在水墨情懷之內,水墨仿佛就是邱漢橋的靈魂和氣韻,在宣紙上如神靈般獨立行走,或氣韻磅礴展現雄美壯闊,或清幽靈動顯示優美雅趣,有時如萬馬奔騰撼人心魄,有時如祥云奔涌,天地一片陽剛壯美,有時如長江黃河之水咆哮奔涌,豪情萬丈,有時又如涓涓細流靜靜流淌,意味無窮。當你仔細觀賞邱漢橋大師用水潤墨漲法繪出一幅幅精彩國畫時,有時仿佛看到茂密的原始森林長在你眼前,有時又仿佛看到滿眼金燦燦的稻谷或油菜花在婀娜多姿,隨風招展。在《月光曲》系列國畫精品中,你能看到圓月或彎月在不斷變化著的云層薄霧里含情脈脈的游弋,看到清澈透亮的河水在輕歌曼舞,你會感到自己仿佛走進了邱漢橋精美畫作中,走進了邱漢橋大師所描繪的充滿靈氣的大自然中,走進了你我對美化生活追求的一片情思之中,走進了意念自我純化,精神得到洗禮升華的大美享受之中。在你的腦海里,無際的森林似乎已經從宣紙上生長出來了,奔騰的江河似乎從宣紙上流瀉出來了,金黃飽滿的谷穗和花朵似乎要從宣紙上灑落出來了。這就是水潤墨漲法的神奇之處。
邱漢橋山水畫《晨曦》
墨漲需要水潤,水潤滋生墨漲,氣韻融入水墨,水墨滋潤神潤。氣勢漲則水墨漲,氣韻變則水墨變,水潤墨漲萬變莫測,千姿百態,不變的是國畫大師邱漢橋勇于引領中國國畫走向新世紀、新高度,實現中國新的民族理想大抱負、大追求、大境界、大思想和大途徑。國畫大師邱漢橋創造的國畫新技法—水潤墨漲法,必將載入史冊。
掃一掃 加關注
Copyright ? 2019 北京嘉利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.備案號:京ICP備-19026694號-1